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小时前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禅宗,其作者是弘忍大师,后世广为传颂。诗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意味着菩提原本就没有树的存在,明亮的镜子也并非实台。这句话意在表达,内心与外界并无绝对界限,内心本是空无一物,外界尘埃无法沾染。
诗中的"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描述了通过不断修行来抗拒外界诱惑和邪魔,强调入世的心态和修行的作用。然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理念相悖。于是,另一位禅宗大师慧能,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回应,表达了一种出世的态度,强调空性的本源和无为而治的境界。
弘忍大师在看到慧能的诗后,虽然表面上批评了其"乱七八糟,胡言乱语",但实际上却暗含了对慧能顿悟境界的认可。在夜间,弘忍向慧能讲解了《金刚经》,并传衣钵给他。为了避免神秀的追捕,弘忍让慧能连夜逃走,慧能最终南下隐居,创立了禅宗的南宗。
神秀则在第二天得知此事,派人追捕慧能未果。最终,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这段历史展现了禅宗内部对于修行与悟道的不同理解和传承,以及大师们在引导弟子过程中的智慧与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