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7 21: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20:54
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当时,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把裤子和万芳换了。后来,我听说为了这件事,她妈妈让她对着墙站了一个钟头。
“为什么你不说裤子是我的?”
她嘿嘿地笑着:“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直到现在,我身上还穿着她的运动裤。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的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
1.从全文来看,选文这部分内容采用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_(1分)
2.如果取消选文这一部分内容,按照生活本来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整个故事,好不好?为什么? (1分)
3.这段选文主要记叙的内容是什么?它在课文中安排在爸爸讲的一番理由之后,作用是什么? (1分)
4.这段选文有概述,有具体叙述,请问概述的内容是什么?具体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表现两位少年朋友怎样的感情? (1分)
5.读了这段文字后,再回过头想想,父母硬逼“我”去要回羚羊木雕,错在什么地方? (2分)
6.“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强调什么? (2分)
7.在“换裤子”事件中,万芳由“叹气”同情到“换裤”援助。作者是紧扣哪两个字来刻画万芳形象的? (1分)
答案:
1.插叙
2.不好。那样整个故事情节的叙述就会平铺直叙,毫无波澜,文章也会拖长,内容也不太集中。作者运用插叙,将事情集中在同一天的时间里,使故事情节显得集中、紧凑。
3.回顾“我”和万芳的真挚的友情(或:交代“我”与万芳的交往)。作用:含蓄地指责了爸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讲的一番理由是片面的;也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径会伤害孩子之间的感情。
4.概述“我”和万芳在幼儿园时就形影不离,“合二而一”,万芳学习好,不自私。具体叙述“换裤子”事件,表现了两个少年朋友纯洁的、真挚的、无私的感情。
5.错在父母不重视子女的友谊,不懂得孩子们最渴望、最珍惜友情;错在伤害了两个少年朋友之间纯真的感情,伤害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错在父母重财轻义;错在对子女教育简单粗暴……
6.反复。强调两个少年朋友以真诚、纯洁的“友谊”为重。
7.紧扣住“仗义”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