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在《企业会计制度》的指引下,企业处理账务时,需要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立"应交——已交税金"、"应交——转出未交(多交)"和"未交"科目,以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
当企业缴纳本期时,会计操作为: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已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如果本期有未缴的,需要调整,即借记"应交税金——应交——转出未交",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同时,如果缴纳的是前期累积的未缴,借记"应交税金——未交",贷记"银行存款"。
然而,现行制度下,"应交税金——应交——已交税金"科目无法全面反映本期和累计上缴的,因为部分前期未缴税额需通过"应交税金—未交"科目处理。这导致了科目设计的复杂性,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和考试难度。
有人提议简化会计科目,将"应交税金——应交"下的子科目合并,让"应交税金——已交税金"能直接反映上缴情况。这样,借方余额既能体现未抵扣的进项税额,也能包含多交的,而贷方余额则表示未缴的。这种简化设计旨在提高会计核算的直观性和效率,同时保持信息的准确性。
已交税金(Paying tax)是一个会计核算科目,记录企业本期(月)应交而实际已交纳的额;若发生多交,退回时应以红字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