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时期,国家的职位是怎样设置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50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21:12

曹操废除了东汉的官僚制度,恢复了西汉初期的三公(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并自任丞相,手握大权。这也跟西汉初年时的政治模式很相像,也被一部分赞誉为最好的官职模式,即皇帝作为国家的象征元首,而官吏手握实权。因为这个模式是一个可以问责的模式(以往如果证物事件一旦经过皇帝批允后,出过错误纰漏,这事也就成了不了之局。因为你不可以问责皇帝)。
但是因为古时并没有所谓的“民主思维”事情往往非此即彼(不是地主,就是农民)。就连被封为经典的古语都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以曹操这么管理朝局也为后期野心膨胀做了条件上的铺垫。
之所以啰嗦了一段,是因为曹操自任丞相,开府(自己的办公机构),久而久之所谓的“汉庭”权利被架空,而自己府内要职(军,户,吏,税收钱粮)掌握实权,到曹操最后后期建立魏国,彻底拥有自己的的办公朝廷,为其子的迭朝换代做好铺垫。
而曹操所建立的朝廷,易中天老师在“品三国”里反复说“法家寒族政权”,能力强,品行或有不端,地位或有不高的人也可以有机会做官。这与东汉末期时的孝廉为了做官做政治秀,贿赂朝廷(即出师表里那句“未尝不叹息与桓,灵也”)
特别有趣的是,一旦曹丕建立魏朝以后,曹操所建立的官吏机构彻底洗牌,”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彻底保障了当时所谓”士族“阶级的利益。无论自己的能力高低,因为自己的家世,地位便可以世代延续做官的权利。而寒族出身的人终生也无出头之望。所以曹丕登基的那天,曹魏政权便已”名存实亡“,而之后司马家族取而代之也不过是再走一个过场罢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21:07

东汉末年的官制基本一如东汉大多数时期没有多大改变。最大的变化在于相国(丞相)之权的恢复。 但是灵帝去世后,董卓入京后,为了便与自己专权,恢复了西汉初期的“相国”职务,并出任相国。相国之职,初设于汉高祖时期,其权势重于丞相。高祖刘邦去世之前,吕后病榻问相,问及曹参之后的相国人选,刘邦认为王陵可以接任,但是又认为王陵为人太过憨直,不能独任,把相国之权一分二,分为左右丞相,其中左丞相为正职,右丞相为副。按照刘邦的安排,王陵出任左丞相,陈平出任右丞相以辅佐左丞相。于是相国之职废掉,降了半级成为丞相。 首脑虽然由相国降为丞相,但是权力仍然巨大,握有相当的大的实权。文帝初期,左丞相周勃罢相,文帝罢左右丞相之职,只设立丞相一职。这样两相合一。汉武帝时期,武帝刘彻对相权进行了持续的打押和削权。在武帝时期,出任丞相者绝大多数不得善终,甚至后来武帝要任命丞相时,侯选人竟然吓的要死。 与此同时,武帝周围逐渐形成了以皇帝为中心的内朝系统,虽然他们大多数在名义上属于丞相下面的九卿,级别并不高,但是他们是皇帝周围的人,享有较大的实权。内朝系统在后来逐渐演化成了中国的宰相制度。 内朝的最高首领是大司马。有时候根据其权力的变化而称谓有所不同。如果称大司大将军,其权势则凌驾于丞相之上。如果去将军之号,则表示权力有所下降。到了汉末之后,大将军成为的实际首脑。而丞相则在大司马之下。后来丞相更名为大司徒,权力进一步的下降。 东汉建立后,沿续了这一变化。大司马、大司徒和大司空就是所谓的“三公”,大司马有时称为太尉,或者两者同时设立。大司徒有时称为司徒,大司空称为司空。而本来属于系统的刺史则演化成了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如果州的首脑称“牧”,则表示权力更大。 董卓为了专权,恢复相国职务,其权势凌驾于三公之上,并自行出任相国。司徒王允除掉了董卓之后,废掉了此职。但是不久董卓旧部李傕、郭汜反,杀年最王允,他们出任大司马,大司马又成为的首脑。 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掌控了政权。但是他觉得现行的官职系统无法实现其大权独揽的需求。于是他也效仿董卓,再次把汉初的丞相职位给搬了出来。不过,曹操到底是位文化人,不象董卓那样的一介武夫不懂温柔,他低调了一些,仅是丞相,而不是相国。 不过,他们享受的待遇都是一样的,都是效法汉朝第一位相国萧何的待遇: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也就是说上朝时不用小步急走,上殿时可以穿着鞋佩带宝剑。一般来说,丞相与相国的区别主要在于佩剑这一条。丞相是不可以佩剑的,上殿前都要象其他大臣一样解除佩剑。曹操享有了这种待,其实就是相国。 而曹操之后比董卓走的更远。赤壁之战后,曹操进爵为公,加九锡,这样就成了半个皇帝了。当他再晋爵为魏王时,他所实际统治的区域都是他的封国所辖之地。而且很多汉朝的直接转为魏王国的王国。虽然在名义上王朝的级别要比王国高得多,但是曹操的手下更乐意出任王国的,而不是王朝。如果哪位没有被从王朝转为王国官,则被视为是异己份子或一种贬低。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21:11

东汉末年的官制基本一如东汉大多数时期没有多大改变。最大的变化在于相国(丞相)之权的恢复。 但是灵帝去世后,董卓入京后,为了便与自己专权,恢复了西汉初期的“相国”职务,并出任相国。相国之职,初设于汉高祖时期,其权势重于丞相。高祖刘邦去世之前,吕后病榻问相,问及曹参之后的相国人选,刘邦认为王陵可以接任,但是又认为王陵为人太过憨直,不能独任,把相国之权一分二,分为左右丞相,其中左丞相为正职,右丞相为副。按照刘邦的安排,王陵出任左丞相,陈平出任右丞相以辅佐左丞相。于是相国之职废掉,降了半级成为丞相。 首脑虽然由相国降为丞相,但是权力仍然巨大,握有相当的大的实权。文帝初期,左丞相周勃罢相,文帝罢左右丞相之职,只设立丞相一职。这样两相合一。汉武帝时期,武帝刘彻对相权进行了持续的打押和削权。在武帝时期,出任丞相者绝大多数不得善终,甚至后来武帝要任命丞相时,侯选人竟然吓的要死。 与此同时,武帝周围逐渐形成了以皇帝为中心的内朝系统,虽然他们大多数在名义上属于丞相下面的九卿,级别并不高,但是他们是皇帝周围的人,享有较大的实权。内朝系统在后来逐渐演化成了中国的宰相制度。 内朝的最高首领是大司马。有时候根据其权力的变化而称谓有所不同。如果称大司大将军,其权势则凌驾于丞相之上。如果去将军之号,则表示权力有所下降。到了汉末之后,大将军成为的实际首脑。而丞相则在大司马之下。后来丞相更名为大司徒,权力进一步的下降。 东汉建立后,沿续了这一变化。大司马、大司徒和大司空就是所谓的“三公”,大司马有时称为太尉,或者两者同时设立。大司徒有时称为司徒,大司空称为司空。而本来属于系统的刺史则演化成了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如果州的首脑称“牧”,则表示权力更大。 董卓为了专权,恢复相国职务,其权势凌驾于三公之上,并自行出任相国。司徒王允除掉了董卓之后,废掉了此职。但是不久董卓旧部李傕、郭汜反,杀年最王允,他们出任大司马,大司马又成为的首脑。 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掌控了政权。但是他觉得现行的官职系统无法实现其大权独揽的需求。于是他也效仿董卓,再次把汉初的丞相职位给搬了出来。不过,曹操到底是位文化人,不象董卓那样的一介武夫不懂温柔,他低调了一些,仅是丞相,而不是相国。 不过,他们享受的待遇都是一样的,都是效法汉朝第一位相国萧何的待遇: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也就是说上朝时不用小步急走,上殿时可以穿着鞋佩带宝剑。一般来说,丞相与相国的区别主要在于佩剑这一条。丞相是不可以佩剑的,上殿前都要象其他大臣一样解除佩剑。曹操享有了这种待,其实就是相国。 而曹操之后比董卓走的更远。赤壁之战后,曹操进爵为公,加九锡,这样就成了半个皇帝了。当他再晋爵为魏王时,他所实际统治的区域都是他的封国所辖之地。而且很多汉朝的直接转为魏王国的王国。虽然在名义上王朝的级别要比王国高得多,但是曹操的手下更乐意出任王国的,而不是王朝。如果哪位没有被从王朝转为王国官,则被视为是异己份子或一种贬低。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