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4: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05:13
片形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因感染程度和动物体质而异,包括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较为罕见,主要由童虫引发的腹膜炎和创伤性肝炎引起,表现有微热、腹痛、下泻、肝部浊音区扩大,有压痛,有时导致突然死亡。慢性型较为常见,虫体进入胆管定居后,主要表现为贫血、衰弱,颌下、前胸及腹下部发生水肿,食欲不振,消瘦,毛色失去光泽且易断裂。孕畜可能因病情严重而流产。
病程通常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对应于童虫在肝组织内的移行过程,而慢性期与成虫在胆道中的寄生有关。临床症状的显著性与感染强度、机体抵抗力、年龄和饲养条件等因素有关。
急性期表现为发热、衰弱、离群、肝区半浊音界扩大、压痛敏感、贫血加剧、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显著下降、粘膜苍白。严重的山羊可能在几天内死亡。
慢性期表现为耐过急性期后,主要症状包括贫血、粘膜显著苍白、食欲不振、异嗜、高度消瘦、毛干易落、步行缓慢。眼睑、领间、胸下和下腹部出现水肿。母羊乳汁稀薄,妊羊可能流产,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据实验报道,慢性片形吸虫病有明显的血浆蛋白改变。总蛋白量可能在正常范围内,但表现为低白蛋白血症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观察证明,由于失血及胆管炎症、上皮增生导致的面积增大,血浆漏出更多,从而损失蛋白质(白蛋白)。肝组织是唯一合成白蛋白的场所,由于肝组织产生纤维性损伤及萎缩,导致肝硬化,使白蛋白的合成不足以补偿,形成低白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主要表现为IgGI的增加,与针对片形吸虫抗原的循环抗体上升相吻合。
由片形科 (Fasciolidae)片形属(Fasciola)吸虫寄生于家畜肝脏、胆管而引起的一种蠕虫病。1379年由德布里发现,其后卢卡特和托马斯两氏同时于1883年查清了其全部生活史。本病流行全世界。中国也很普遍,呈区域性流行。主要侵袭牛(包括黄牛、水牛、奶牛、牦牛、犏牛)、羊(包括绵羊、山羊),在某些地区的马、骡、驴、骆驼、猪、犬、猫、鹿和兔以及其他野生动物中亦有发现。人偶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