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实财务披露的动机是什么? 要详细点,具体点,最好是能形成一篇文章_百 ...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1:28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10:52

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的界定及特征 

一、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的界定

     财务披露,是随着复式簿记的产生和发展,通过构建自身独特的会计记录、计量系统和相应的会计理论,生产出会计信息,在会计信息由生产者向使用者传递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信息供给方式。目前,财务披露转入以财务报告披露为主体的时期,主要由财务报表披露和其他财务报告披露构成。其中财务报表披露居于主导地位,其他财务报告披露是必要的补充。广义上说,财务披露是任何被要求必须在财务报表及其相关附注或其他财务报告中披露的信息。

     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the selective financial misrepresentation)不同于财务造假。财务造假是指主观上采取伪造、掩饰的手法编造假账,是会计主体为实现其主观目的而恣意违背会计准则、践踏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而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而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是在一定的信息披露规范框架下,会计信息提供者或是以灵活的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通过操纵核算方法或计算程序,达到影响财富转移、均衡收益目的,或是通过选择所披露信息的详尽程度来规避信息监管的一种不违法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二、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的特征 

财务披露对财务信息的解释或表述主要分为定量化和定性化两部分。

由于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本身具有的弹性,使得在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下,对一经济实体财务组成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该经济实体的财务健康状况和其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财富变动源泉)“忠实”进行定量描述和定性解释变得十分困难。

     1、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具有明显的投机特征 与传统的稳健主义不同,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的过程,是综合了簿记成本、契约成本、管制成本和政治成本的影响,使不同利益集团的收益得以均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灵活的财务报告准则助长了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并使投机成为合法。

 2、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体现经理的偏好 经理们在利用现行财务报告中的自由度以求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制定了与报告的盈余数字挂钩的经理报酬计划,导致经理们在会计准则灵活可操纵的前提下,将收益在各会计年度间随意递延或提前以求获得更多的红利,或是掩盖额外的费用、抑或懒惰。

 3、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可能使长期投资者获益而使短期投资者利益受损 如果经理们能通过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使报告的业绩呈平稳增长的趋势,这将大大降低市场对违约风险的警惕,从而使企业价值越大,并给长期持股的大股东带来正面效应。而对于广大中小短期投资者而言,会计信息中包含的诸多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使其难以据此对企业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投机获利的目的难以实现。 

4、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使审计师与客户的关系更协调 审计师们同样偏好那些有时会歪曲经济事实的报告及相关准则,而这些准则使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成为可能,这与他们留住客户的明显意图有关(由于学习曲线的倾斜,重复的审计和约是非常有利可图的)。当报告的两难困境源于理论的争论,而非源于未来状况的不确定性时,审计师倾向于选择既包括严格的计算程序,又具有灵活性的报告准则,使他们与客户保持和谐的关系。   

 

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的主要手段及经济后果

 一、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的主要手段 由于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公布其财务报告,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表现得更为突出。从技术上看,主要是利用会计选择和变更及不充分披露信息达到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的目的。前者所采用的手段包括:     

1、改变折旧方法 (主要是直线与加速折旧法之间的转换) 。 

2、改变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通过持股比例的人为调节,改变成本法或权益法的运用)。 

3、利用八项准备计提调节利润。根据新《企业会计制度》,上市公司计提的减值准备达到八项之多。其本意在于进一步挤去上市公司资产的水分,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客观、有用。但由于计提的比例和方法由上市公司会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自行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一定程度上为上市公司利用八项计提操纵会计信息留下了空间。 

4、变更存货计价方法。(例如后进先出法很好地体现了潜在的宽松所带来的利益,通过研究后进先出法下存货的各层面,并细心安排期末的购货就为经理实现预定的收益目标提供了机会。) 

5、不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或是提前确认收入,或是将费用资本化,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而信息披露不充分则表现为:对模棱两可的事项只披露其有利于公司的内容,不关注投资者的利益。有些上市公司对会计事务所出具的有解释性说明、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置之不理,没有提醒投资者注意:有的公司在年报摘要中对注册会计师说明涉及的问题“三缄其口”;有的公司虽是“合规”地省略了会计报表附注,但其经营中一些不容忽略地重要信息也被“淡化”处理了。

 二、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的经济后果 所谓经济后果(economic consequence),是指企业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对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而言,不同的会计准则及会计选择会产生不同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包括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损失。

从本质上讲,选择性不实财务披露的经济后果既可以借助于企业会计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披露信息的详略来控制。形式多样的会计选择为不同利益集团争取于己有利的经济后果和政治利益提供了可能性。

 

     西方实证会计研究的结果证明,企业往往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与放弃实现对于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

(1)若其他条件不变,对管理者实施红利方案(bonus plan)的企业,其管理者更有可能把会计报告利润由未来期间的提前至本期确认;如果企业发生亏损,管理者就会试图把未来所有可能的亏损提前至本期确认,以减轻未来扭亏的压力,尽可能地提高企业未来的获利水平,从而提高管理者未来的报酬;

(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企业的负债权益率越高,管理者便越有可能选择可将会计利润从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的会计。企业越是与特定的、基于会计报告数据的性契约条款紧密相关,管理者便越有可能选择可增加本期会计利润的会计;

(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规模越大的公司,其管理者就越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将本期会计利润递延到未来期间的会计,以降低或迟延税负等政治成本;

(4)为避免和市场管理机构的关注,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倾向于均衡;

(5)对于自来水公司等公用事业部门来说,其收费是受管制的,而在制订收费标准时常常会借助于资产收益率、投资报酬率等会计数据,这些部门可能会选择最有利于提高其收费标准的会计。“由于存在可以产生不同结果的代用方法,所以,人们不断尝试不通过实实在在地改善业绩就能获得盈利和增长的办法。

 对于我国企业会计选择的现状研究,也部分地验证了上述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就存在着包括利用会计选择等手段操纵会计利润的现象。如配股现象、微利现象、重亏现象等,其带来的经济后果,是上市公司以其“理想”中的业绩获得在资本市场上进一步生存、发展的空间,而不惜损坏包括广大中小投资者在内的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10:56

不实财务披露,不同于财务造假,也不同于财务舞弊。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