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中国船用柴油机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展现国家工业进步与航海梦想的史诗。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再到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中国船用柴油机行业经历了四个关键阶段。
起步阶段(20世纪初至1950年代):中国最初柴油机主要依赖进口,多为欧美产品。当时,中国船舶动力需求主要由外国产品满足。
自主研发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中国开始自主研发船用柴油机,从1958年起着手研制低速二冲程柴油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成功应用于国产船舶。
技术引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5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如Sulzer和MANB&W公司的专利,提升生产技术,但自主产品开发不足导致国产低速机品牌逐渐消失。
自主创新与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自2005年起,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研发。玉柴、潍柴和上研动力等企业取得重大进展,填补国内自主品牌柴油机领域的空白,符合国际标准。
这一时期,中国船用柴油机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多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但专利生产仍存在不足,研发面临挑战。中国船用柴油机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展现强大实力和潜力,为船舶工业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