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景瑞的生平介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0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8小时前

戴景瑞,1934年农历7月23日(公历9月1日)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蓝旗堡村,4岁随父迁居海城镇。父亲大学肄业,终生任中小学教师,有正义感和爱国心;母亲农家出身,心地善良,勤劳节俭。在日冠占领东北的日子里,民生凋敝,食不果腹,他们一家艰难度日,童年的戴景瑞已体会到衣食来之不易。他5岁开始认字,8岁上小学,特别爱读书,小学三年级时就读完《水浒》全传,并能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由于家庭经济生活极不稳定,他时读时辍,勉强读完高小。1948年东北全境,父亲有了稳定的工作,他才有条件继续学业。
1949年春,戴景瑞考入营口市联中,并申请到甲等助学金,住校学习,从此不再有饥寒之忧。入学不久,他就成为营口市的第一批少年儿童队员,第二年由儿童队直接推荐为青年团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与所有热血青年一样报名参军,准备抗美援朝,终因年纪小而未能如愿。1951年他人海城县三中学习。初中毕业时,他又响应组织号召报名参加军校。由于当时他在班上年龄最小,学习成绩又最好,组织上还是将他保送上了海城高中。 在综3和综31选育成功之后,戴景瑞承担了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种的国家玉米育种攻关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广泛收集国内外优良自交系,把它们分成几组进行双列杂交,配制了大量杂交组合。他奔波于北京和海南之间,有时一去就是4~5个月,春节也不回京。1985年,终于在800多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一个十分理想的组合,它由自交系综31和外引系5003 杂交而成,株高和穗位适中,株型比较紧凑,果穗长而大,籽粒鲜黄饱满,抗病性和抗旱性良好。经北京、天津和华北大区的区试,均名列第一,比对照种中单2号增产15%以上,定名农大60。这个杂交种,到1990年“七五”攻关结束时,已通过3个省市的审定,年推广面积达150万亩以上;“八五”期间又通过了国家和另外3个省的审定,迅速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到1995年“八五”结束时已经推广3000多万亩。这项成果曾获国家三委一部颁发的重大攻关成果荣誉证书。1985年,他赴四川参加全国玉米攻关会议期间,发现当地种植多年的中单2号已明显退化,急需更新换代,他便将株型、抗性和熟期均较适合川西平丘区种植的一个新组合推荐给当地试种,经连续三年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年年第一,比中单2号增产20%以上。这就是他用自交系综3与牛2-1杂交育成的农大65。至“九五”初期该杂交种已在川西平丘地区和河北等地累计推广近1000万亩。戴景瑞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育种策略,他不搞“大网捞鱼”式的瞎碰。他认为育种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原始材料到新品种育成,每一个环节犹如一个工厂的车间,只要设计的技术路线正确、原材料合格、生产过程严格规范,可以做到年年投料,流水作业,年年都有新的产品。在“八五”攻关的学术研讨会上,他提出“起点要高、取材要新、选择要严、速度要快”的十六字方针,这是他的育种策略的简明概括。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他通过艰苦拼搏的实践,从1986年到1997年的12 年中育成了10多个玉米新品种,正式通过省以上审定的就有9个,几乎每年贡献1个。“九五”初期他推出了用自选的两个自交系P138和综31杂交育成的农大3138在华北大区区试中两年28个点全部增产,平均比对照种丹玉13号增产39.7%,并在短短的两三年内通过了3个省市和全国品种审定,现已列为“九五”期间全国重点推广品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