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反讽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邪雨》集幽默、冷幽默、反讽、借喻等诸多表现手法于一体,将渗入到每个角落的社会阴暗描写得形象逼真,充分揭露和批判了人性的恶。
2、本文所做的就是对会饮中苏格拉底的戏剧角色进行分析,从反讽和哲学的角度对苏格拉底这个集爱神和哲学家于一身的人物进行剖析。
3、这种英国人独有的智慧,特别是那种不动声色、挖苦反讽而又轻描淡写的智慧是迪斯尼乐园那些身心健康且严肃得可怕的想象创意师所完全不能理解的。比尔·布莱森。
4、黄易赋予无形的精神气势具体的力量,相对于重物质轻精神的当今之世,无疑是深刻的针砭与反讽。
5、深层结构在本质上属于一种“语言学基础”,由四种基本的话语模式构成,即:隐喻、转喻、提喻和反讽。
6、除了面对"反讽效力'的困难,运动员们也提到了身体症状的诅咒,比如颤抖和疲劳,以及失控感和空虚感"。
7、“使无能者受振奋,腼腆者获激励,贪婪者得餍足,节制者生欲望,纵欲者遭惩戒,孤僻者变性情。”在这样的语境中,用语越是整饬堂皇,反讽的效果越是强烈。
8、引经据典,慷慨激昂,看到一半还以为是全篇在用反讽手法。
9、即便是默默地忏情似的描写战争的陆川,在作品中也是摒弃反讽的。
10、卞之琳诗歌语言修辞技巧中使用得较为出色的是反讽和跳脱。
11、格非的“智者叙述”及其知识分子书写,在偶然、荒诞与反讽的叙事情境里,刻绘了文明暮色中的知识人画像,以及飘扬在文化废墟上的欲望旗帜。
12、她们都特别擅长反讽,要把自己的怪诞说出来,获得些许的愉悦感。与他们为伴,有着非同寻常的快乐轻松,而他们之间的对话,已经变成一场娴熟的揶揄与抗议。爱丽丝·门罗。
13、在中国前卫艺术裹,革命与狂欢、英雄与蛮痞、痴愚与机敏、痛感与快感、激情与厌倦混杂在一起,形成了对创伤性记忆的反讽式表达。
14、在这里,定语“精致”变成贬义,算是反讽,即极为狡诈、伪善的意思;“利己”却一仍旧贯,是个贬义词。
15、由于他旅行了数千英里寻找能与他厮守一生的人,他认识到此事的反讽意味:克莱尔在伦敦贝尔格拉维亚区的写字楼工作,与苏活区只相隔几英里。
16、崔希敏明明笨的可以,他却偏偏不好好讲解,又是嘲笑又是反讽。
17、只是,在这些官员身上,“人如其字,字如其人”的说法,倒有了些反讽的意味。
18、反讽技巧的运用是这部小说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亮点之一。
19、语言凝练幽默、生动流畅,文笔工整、富有诗意,寓意反讽深刻,针砭时弊,展现社会和人性百态,关心下层百姓生活,描写了众多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20、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21、“具有反讽意味的是,我们正在学习的这位作家从未赢得过诺贝尔奖,突然间我们的老师竟然获得了诺贝尔奖,”罗梅罗先生说。
22、我拿着书硬着头皮看,“小人国”“大人国”的,还别说,这岁数看童话居然能看出反讽和超现实主义的调调来。
23、得,这位亦是轻飘飘的反讽了回来,暗骂灵火老祖人老珠黄。
24、也许那并非一宗历史的悬案,而只是一段反讽。
25、反讽,那些受伤的心灵的特权。任何反讽穿越的言语都在宣称一种隐藏的攻击。反讽本身也是一种宣称,或者是自我怜悯佩戴的面具。埃米尔·米歇尔·齐奥朗。
26、记叙体或反讽体等等均可,但也正是因为题目留给考生的开放空间较大,可能会使卷面分数段较为集中,我预测今年天津考生的作文分数可能不会拉开太大差距。
27、由于这个道理是如此明显,但人却不明白,所以这也就是我们会如此痛苦,并且如此痛切的反讽。
28、他的漫画作品饶富幽默的反讽。
29、卞之琳诗歌中反讽手法的运用,也可以说是他实现智性诗学传达的手段之一。
30、这里的“自嘲”其实是采取“反讽”手法,软中有硬的一种抗争,多半带有嗔怨讥刺的成分。
31、爱情的反讽之一,你越不喜欢一个人,你越能够信心百倍,轻而易举地吸引她,强烈的欲望使人丧失了爱情游戏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漫不经心,你如被人吸引,就会产生自卑情结,因为我们总是把最完美的品质赋予我们深爱的人。
32、言语反讽是构成鲁迅小说深刻思想意蕴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法。
33、“昆德拉式的幽默”除了揶揄、谐趣之外,更多的则是基于“诗性沉思”的自嘲和反讽。
34、制作一个非传统的难于置信的“嬉耍”的情况,豪侈的玄想和反讽的艺术和今世的虚构。
35、但反讽的是,当时的萧军正是有两个孩子的父亲,其诗才更是平平常常。
36、内里却反映出德国知识界的卑琐,以致马克思反讽自己的祖国,是“头足倒置”,“只敢在头脑中完成邻国在政治上完成的变革”。
37、建造一个非传统的难于置信的“嬉耍”的环境,豪侈的幻想和反讽的艺术以及当代的虚构。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