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雨水节气如何疏肝驱风邪

2022-03-10 来源:赴品旅游

  雨水节气天气潮湿,这个时节我们应该如何雨水节气如何疏肝驱风邪呢?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吧。

  在雨水节气,冬天的寒冷过去以后,天气开始转暖,冬天储存在地下水中的能量开始上升,人体相应的就是肝气也开始生发。人体相应的就是阳气开始浮动,但这会导致一些人的身体根基不稳,中焦空虚,小儿多会表现出体虚的病症。因此,我们应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注意养阳、养脾胃。

  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湿度逐渐升高,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因此,在这个时候,养生保健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好中焦脾胃,注意保温。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古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

  雨水养生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雨水节气天气较凉,要注意根据气温培养衣服。同时,不要过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喝凉茶,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以养脾胃,避免脾胃受凉。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第二,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第三,雨水节气,饮食调节是根据春季气候转暖,早晚较冷,风邪渐增,常见口舌干燥现象,为此,我们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可多食大枣、山药、莲子、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此季节,我们应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

  雨水之起居

  晨起夜睡总的原则是:跟太阳走。天睡我睡,天醒我醒。太阳是生命的起源。得阳则生,失阳则死。人气随太阳之气升降。白天太阳高悬天空,人的阳气随之上行而精力充沛;夜晚太阳在地球的对面,人的阳气随之潜藏使细胞得以休养生息。人好比一部机器,晚上睡眠如充电,白天工作学习如用电。充电不足,必用电不利。

  天地为人充电是有节律的。这个节律分为四部分,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同四大乐章循环往复。顺应则健康长寿,相悖则自毁身心。一年有四时(四季),一天也有四时,即北京地区北京时间(以下均以此计)3~9点为一日之春,9~15点为一日立夏,15~21点为一日之秋,21~3点为一日之冬(使用北京时间的京外地区计算出时差,在国外则按当地时间)。日春、日夏、日秋、日冬划分了人一天行为应注意的时间段,日冬时段是人“冬眠”的最佳选择。清朝时期,皇家规定皇帝和5岁以上的太子早晨3点起床理政、读书,19点左右睡觉。3~5点是寅时,也称平旦之时,即阳气未升,阴气未退。古代早起不过3点,晚起不过5点。一年有24个节气,一天也有24个节气,3点“立春”,5点“惊蛰”。惊蛰时分,地球生物阳气涌动。人在此之前起床活动,阳气化为清气,不起则使阳气转为火气。5点不起,则6点春分阴阳不分,易引起人头昏脑胀、腰膝酸软。

  3点以后醒了,可以继续睡,但勿过5点;如果睡不着则不宜赖床,可起来喝杯热茶,在室内做缓和的锻炼,乏累者可早饭后补上一觉,而不宜一觉睡到7点。

  雨水之饮食

  从总体上讲,庚寅年金气太过,则会克制肝木太过。肝主藏血,主筋,主情志,开窍于目。肝气被抑欲发而不得发,容易引起人郁郁不乐;血热、血粘、血稠的人则易怒,身上皮肉发紧而硬;血稠的人还易引发脑梗、心梗之类的疾病。

  但是庚寅年初之气气候先于节气。正因为春分的气候大寒到,提前了60天,人的阳气生发过快导致气虚体乏。在春分之前,饮食应注意自身寒热:体寒的人宜吃下列温、热性食物,不宜吃生冷及寒凉性食物;近期不宜吃萝卜(胡萝卜除外),否则会加重人的气虚。血热的人不宜吃温热性食物。

  总结:雨水要注意养肝驱邪气,还有注意正确的饮食起居。希望以上说的这些,大家都能够做到,那么雨水时节,你的身体就会棒棒的,不生病哦!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