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昔有鶺鴒心的解释 昔有鶺鴒心的解释是什么

2022-12-13 来源:赴品旅游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解释:共同怀抱鸿鹄大志,都有互相救助之心。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解释:共同怀抱鸿鹄大志,都有互相救助之心。诗词名称:《洗然弟竹亭①》。本名:孟浩然。别称:诗星、孟襄阳。字号:字浩然孟山人。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湖北襄阳。出生时间:公元689年。去世时间:公元740年。主要作品:《送朱大入秦》《宿建德江》《春晓》《临洞庭上张丞相》《与诸子登岘山》等。主要成就:山水田园诗创作。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昔有鶺鴒心”的详细介绍:

一、《洗然弟竹亭①》的全文 点此查看《洗然弟竹亭①》的详细内容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二、译文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我和你们几个兄弟,一向友爱情谊很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共同怀抱鸿鹄大志,都有互相救助之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高雅情趣借诗文表达,清风亮节存留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共享饮酒的陶然乐趣,偶奏超俗拔群的雅音。

三、赏析

此诗通过竹亭述志,赞扬了兄弟之间志同道合、友爱情深的思想感情。全诗叙写自己与诸弟很友爱,且都有远大的志向,像古代的竹林七贤一样,常雅集竹亭,饮酒抚琴,以寄托豪情逸气。 在意象运用上,此诗以竹作为清幽和隐逸的意象。竹在古代,是潇洒挺拔、高雅脱俗的逸士的象征。颈联两句的“竹林”有借竹林七贤喻指诗人兄弟之意。这里继承魏晋风度之气,以魏晋的名士风流来刻画兄弟们的高雅志趣,来烘托他们超然脱俗的品格。而“竹林”同时切诗题中的竹亭,作者也是借阮籍(竹林七贤之一)的出世之志来映照自己对遁迹竹林的出世生活的无限向往。 从写作方法上,此诗运用了白描和用典的手法,写了竹亭集会,赋诗饮酒弹琴的和谐场面,写出兄弟之间的友爱之情。 孟浩然诗中常表现出一种“安以乐”的太平气象,在此诗中则具体表现为“逸气”。逸气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陈贻焮《孟浩然诗选》认为,这里的“逸气”表现出孟浩然高雅的心情;“高雅的心情”是抽象的、综合性的体验,也是孟浩然“韵高”的方面。从陈贻焮的赏评中可以看到,在这首诗歌中,孟浩然将原本矛盾的“鸿鹄志”和“竹林”的清逸洒脱、高雅爽朗进行有意识的协调,并且调和得极为自然。此诗是孟浩然的“韵”和“才”能够统一起来的典型例子。

四、孟浩然其他诗词

《春晓》《过故人庄》《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五、注解

二三子:语出《 论语 ·述而》

鹄:天鹅。

昔:一作“共。

心:兄弟互相关切的心意。

鶺鴒:一种长脚长尾的小鸟。

逸气: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

假:借助。

毫翰:指毛笔。

清风:指竹亭的清爽,也暗喻人的清操洁行。

竹林:此处有双关意,既切题中的“竹亭”,也是借竹林七贤之游喻指作者与诸弟在竹亭游乐事。

达:旷达。

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洗然弟竹亭①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