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可以根据一定条件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保证人需缴纳保证金。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申请后应在三日内作出决定,若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需告知申请人理由。若检察院批准逮捕后,由公安局办理取保候审,需同时告知检察院。若送到检察院提起公诉,则取保候审手续由检察院办理。
法律分析
检察院可以取保候审,只要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就可以进行,需要满足的条件为: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满足以上条件的就可以由保证人缴纳保证金进行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如果案子移送到检察院是为了批准逮捕,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在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或情节轻微不需要批准逮捕的情况下),由公安局取保候审,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后,继续移送检察院批准逮捕。
如果检察院作出批准逮捕之后,由公安局办理取保候审,但是此种情况需要公安局同时告知检察院。如果送到检察院是为了提起公诉,那么取保候审的手续就由检察院办理。
拓展延伸
保释程序中检察院的法律职责和权力
保释程序中,检察院作为法律机构,承担着重要的法律职责和权力。其职责包括审查被告人的保释申请,确保保释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检察院有权对被告人的个人背景、犯罪事实、社会危险性等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法律规定决定是否同意保释。在保释过程中,检察院有权制定相关保释条件,如限制出境、禁止接触受害人等,以保障社会安全和案件的顺利进行。此外,检察院还负责监督被保释人的行为,确保其不违反保释条件。总之,检察院在保释程序中发挥着重要的法律职责和权力,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结语
检察院在保释程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审查保释申请并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满足一定条件的被告人可以由保证人缴纳保证金进行取保候审。检察院有权评估被告人的个人背景、犯罪事实和社会危险性,并根据法律规定决定是否同意保释。在保释过程中,检察院还制定相关条件以保障社会安全和案件的顺利进行。同时,检察院监督被保释人的行为,确保其不违反保释条件。检察院在保释程序中的职责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