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医内调外养的原理不仅可以美白减肥,还有着养生等长久的好处,很多人想要了解中医有关美容等方面的学习,却苦于一直不知道方法。下面小编将要告诉大家中医美容方面的相关知识。
目录
1、中医美容学原理 2、中医美白美容学
3、中医美容减肥学 4、中医美容减肥六方
5、中医针灸美容学 6、中医养生美容学
7、中医中药美容学 8、中医美容学的好处
中医美容学原理
中医美容学是一门在中医理论和有中国特色的人体美学理论指导下,研究损容性疾病的防治和损容性生理缺陷的掩饰和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驻颜、维护和创塑人体神形之美为主要目的的专门学科。
中医美容注重整体,将容颜与脏腑、经络、气血紧密连结,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气功及食疗等手段均体现出动中求美的观点,使精气畅通,并且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作用广泛而持久。
中医美容在保健美容和治疗损容性皮肤病方面独具特色,从而显示了它所蕴藏的特殊潜力。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同样, 也是美容研究的渊源考察文物。可以看到我们先人在二千年前就已经能研制简单美容制剂。浩翰的古籍里,有关美容的论述丰富深刻, 其实用方笺也屡见不鲜。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医著中, 就有增白悦颜、祛斑莹面、毛发美饰、酒渣粉刺、灭斑除疣、除臭散香6 大类1233 首美容方剂, 269 味中草药。当然,这些多数是为当时朝廷贵族服务的。本文对古籍中的美容方药归纳如下。
历史悠久
中医美容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中医美容的各种方法,被无数的人反复运用、筛选,日臻完善。其精华将为现代中医美容及世界美容提供行之有效的天然药物及自然方法。
理论基础
中医美容是附属于中医药学,并随中医药学的发展而发展,故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源头,它也为中医美容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中医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发展,为中医美容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所提供的美学思想,也使中医美容学具备美学理论的基础。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底蕴,使中国构建的美学理论体系极富特色,将对世界美学做出贡献。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做到整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安定、经络通畅、气血流通。因此,美容效果持久、稳定。
辨证论治
中医美容运用辨证论治的思想,对损美性疾病进行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即使是偏重于装饰的外用保健品,如面脂、口脂,也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色。如面部色黑、粗糙等,中医认为原因之一是风邪外袭,因此在一些润面、增白的化妆品中,配有祛风类药如防风、白芷等,体现了病因辨证的特点。辨证论治,使中医美容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突出。中医美容的手段各式各样,大致可分为中医药、食膳、针灸、推拿按摩、气功五大类。此外还有心理、养生等方法。
中药美容
中医美容之中药美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配制的粉、膏、液、糊等外用美容制剂,根据需要内服、外敷,并加以按摩,以滋补脏腑气血、活血通络、软坚散结、退疹祛斑,达到祛斑除皱、养颜驻容、延缓肌肤老化的美容功效。
经络美容
中医美容之经络美容包括针刺美容、灸治美容和按摩美容。针刺美容,即用中医特制芒针或其他能起到“针”的作用的器械,刺激经络上特定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达到美容的目的;灸治美容,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用点燃的特制艾条,在特定的穴位上熏烤,借温热刺激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行气活血、滋润肌肤,达到养颜的目的;按摩美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美容需要,进行面部某些穴位的按摩,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肌肤气血平衡,达到祛斑、润肤、防皱等美容效果。
美容药膳
中医美容之药膳美容,是根据个体的美容需要,以某些相适应的药物与食物的相配伍制成食品食用,以调理机体气血、滋养脏腑,达到美容的目的。中医美容正是综合以上方法,融外用、内服、针灸、按摩、气功、药膳为一体,既注重外用药滋养皮肤,又注重从内部补益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从而体现了中医整体调治的特点。
气功美容
中医美容之气功美容,即进行某种气功练习,通过调形(动作)、调神(意念)、调息(呼吸)的功夫,锻炼精、气、神,调整人体内部的功能状态,达到治病强身、养颜驻容的目的。
中医美白美容学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同样, 也是美容研究的渊源考察文物。可以看到我们先人在二千年前就已经能研制简单美容制剂。浩翰的古籍里,有关美容的论述丰富深刻, 其实用方笺也屡见不鲜。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医著中, 就有增白悦颜、祛斑莹面、毛发美饰、酒渣粉刺、灭斑除疣、除臭散香6 大类1233 首美容方剂, 269 味中草药。当然,这些多数是为当时朝廷贵族服务的。
中医美白是中医美容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华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美白,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调理脏腑、平衡阴阳,以达到美白的目的。有活血化瘀法、疏肝理气法、温阳补肾法之分。西医美白多采用外治法以治标为重,虽有疗效快的优点,但毒副作用明显,且疗效很不稳定。中医美白因采用内调法治疗,以治本为主,毒副作用小,疗效也相对稳定。
中医美白讲究慢调细理,通过调节体内环境从而改善皮肤的质地,这是一个非常传统,但是有效的方法,中医美白不能追求速度,而是持久。
美白妙方
白果仁美容功效:将白果仁捣成液浆涂于脸上,可令肌肤柔嫩光滑,白皙娇美。
白苏美容功效:干燥、起皱、灰黄的皮肤尤其适合用白苏美容,富有弹性而洁白的肌肤是白苏给渴望美白的人士带来的福音。
白芷美容功效:柔嫩的肌肤润泽光滑,滋润的容颜呈现出水一样的灵气。
白蒺藜美容功效:久服可祛脸上瘢痕,并让肌肤柔嫩润滑。
白芨富含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外用涂擦,可消除脸上痤疮留下的痕迹,让肌肤光滑无痕。美容功效:滋润肌肤,令肌肤光滑如玉。
自制中药
自制中药美白敷脸粉,依下面的药方和用量去抓药,并磨成粉,敷时取适量加水调成泥,一周两次,每次敷15-30分钟。
青春期
出油造成的粉刺痘疤、毛囊发黑,整体肤色花花的。药方:石膏、薏仁、杏仁、蒲公英、黄连(各5g)。
轻熟龄
需要多做保湿工作增加肌肤透明度,还要调理肌肤敏感度。药方:玉竹、杏仁、珍珠粉、白芷、白蔹、茯苓(各5g)。
食疗美白
蕃茄蜂蜜美白
这个美白配方可同时作脸及手部美白。特别是暗疮皮肤,能有效去油腻,防止感染,使皮肤白皙细致。
配方:蕃茄半个、蜂蜜适量。用法:可将蕃茄搅拌成蕃茄汁后加入适量蜂蜜搅至糊状。均匀涂于脸或手部,待约15分钟洗去。建议每星期做1-2次。
蔬菜美白:将青椒、大黄瓜、四分之一苦瓜、西洋芹、青苹果等打成美容蔬菜汁来喝,这样的蔬菜汁里头有足够的维他命 C,对于美白非常有效。
醋蛋液美白
取新鲜鸡蛋一枚,洗净揩干,加入500毫升优质醋中浸泡一个月。当蛋壳溶解于醋液中之后,取一小汤匙溶液掺入一杯开水,搅拌后服用,每天一杯。长期服用醋蛋液,能使皮肤光滑细腻,扫除面部所有黑斑。
外用美白
蜂蜜蛋白膜
新鲜鸡蛋一枚,蜂蜜一小汤匙,将两者搅和均匀,临睡前用干净软刷子将此膜涂刷在面部,其间可进行按摩,刺激皮肤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待一段时间风干后,用清水洗净,每周两次为宜。这种面膜还可以用水释稀后搓手,冬季可防治皲裂。
白芷美白
材料:白芷6克;蛋黄1个;蜂蜜1大匙;小黄瓜汁1小匙;橄榄油3小匙。
做法:先将白芷粉末,装在碗中,加入蛋黄搅均匀。再加入蜂蜜和小黄瓜汁,调匀后涂抹于脸上,约二十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脸洗净后,用化妆棉沾取橄榄油,敷于脸上,约5分钟。然后再以热毛巾覆盖在脸上,此时化妆棉不需拿掉。等毛巾冷却后,再把毛巾和化妆棉取下,洗净脸部即可。
珍珠粉美白
功效:美白效果显著,对肌肤有很好的滋养效果。
做法:取3勺珍珠粉,一颗碾碎的维E,然后,用纯净水调成糊状。敷面,20分钟后,用纯净水洗干净即可。
鲜果美白
功效:美白,补水,很适合夏季使用。
做法:在榨汁机中放入去皮的柠檬、苹果、香蕉、龙眼等鲜果,榨成汁。再取生鸡蛋一个,打破,滴出蛋清,调匀,捣成泥状。均匀敷于脸部和脖子上,20分钟后,用纯净水洗净即可。
“一白遮百丑”。皮肤白皙是众女士的追求。除了天生的皮肤黑外,从中医角度看,不白往往是身体健康欠佳,脏腑气血失调,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所以,美白不但要注重局部皮肤的美白护理,还要强调内治内调。因此中医美白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而好的中医美白医院对治疗效果起着很达到保障作用。
中医美白应强调技术的创新和灵活应用,这项工作对诊疗医师有很高的要求,能够科学的将先进的技术、药物运用得当、配搭合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使用哪些技术施治,配合哪些针对性的药物,药量如何,都必须根据每一个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科学制定。不仅如此,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据个体差异必须对其进行“个性化”治疗,即该患者应该分成几阶段诊治,中医美白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的治疗,这些都是对施治医师临床技术的考验。需要得到名医经验的传递以及大量临床病历的累积而成。
中医美容减肥学
现代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多伴有内分泌紊乱,各种激素,尤其是胰岛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瘦素等异常,可通过针灸来调理内分泌,使之趋于正常;另一方面,中医从脏腑辨证分析肥胖主要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有关,通过调养可以达到调理脏腑,使肝脾肾脏之功能恢复正常。
中医对于肥胖的认识早有记载,发生原因多与“湿、痰、虚”有关。中医根据成因把肥胖分为以下几类:
腹型肥胖:因肝气过剩引起,多伴有便秘及高血压倾向。
虚胖:因肾功能太强或太弱引起,多伴有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等症状。
脂肪型肥胖:因血气过盛引起,容易引发心脏病。
病态肥胖:因血气不足,脾脏阳气太盛引起,产后肥胖、激素性肥胖属于此类。
气胖:因三焦经异常引起,属精神压力型肥胖。
对于这些类型的肥胖,中医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直接影响到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及体内酶的存活度。而中医则能够由内而外的调整人体,从调节内分泌入手、对肝、脾、肾、心脏、肺及三焦等进行调节,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的统一,达到减肥的目的。同时,中药无副作用,还能起到滋补和保健的作用。
中医认为肥胖病多为本虚标实之症。本虚以气虚为主,若兼阴阳失调,可有阳虚或气阴虚,病在脾、肾、肝、胆及心、肺,临床以脾肾气虚为主,肝胆疏泄失调亦可见。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兼有水湿,亦不兼血淤、气滞者。标本虚实之间,可有侧重、错杂。临床应抓住重点,审证求因,精心遣药,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自然平衡是世间万事万物所遵循的规律,按照传统中医理论,人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人体内的平衡机制被破坏,所以中医讲究调理。根据中医理论,肥胖的主要原因就是脏腑功能失调,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内分泌失调,即饥感神经与饱感神经之间调节失衡,导致营养吸收不均衡。“肥胖是营养不良的结果”是对过去“肥胖是营养过剩的结果”的否定,也是指导新概念减肥的核心机理,现代中医减肥正是突破了传统的认识,利用调节内分泌来达到减肥目的。
中医美容减肥中药
决明子
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脂减肥的功能。可以抑制全身脂肪的合成,对体内的多余的脂肪也有很好的分解功效。不过决明子性寒,建议可用决明子、荷叶、大麦、黑乌龙、茯苓等组方为决乌汤,茯苓可以同时健脾胃护肝,规避决明子的寒性,既不影响饮食和身体健康,还可达到瘦身的目的。
泽泻
泽泻具有利水清湿热的效果,可以帮助我们排除身体多余的水分,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很多人下半身肥胖的人其实不是有多胖,大多都是浮肿引起的,泽泻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家消除大象腿和萝卜腿,对于下半身肥胖的人群减肥效果特别的棒哦!使用泽泻泡茶可以轻松的减肥,不过量不要太多太大,每日的量最好控制在6g到9g就可以了,否则会让肠胃受不了哦!
首乌
首乌可以滋润肠胃,有解毒的疗效,适当的促进我们身体的胃肠蠕动,排出肠胃里的废物,减少胃肠对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防止胆固醇在胃肠里沉淀、累积,是一种很棒的减肥食品哦。首乌对于治疗便秘型肥胖者很有效,可以快速帮助我们清理囤积在体内的垃圾,减掉大肚腩变成小腰精哦!
荷叶
荷叶中含有多种有效的化脂生物碱,能有效分解体内的脂肪,并且强劲排出体外。荷叶碱能强悍密布人体肠壁上,形成一层脂肪隔离膜,阻止脂肪吸收,防止脂肪堆积。荷叶碱改善油腻饮食习惯,其具有较强的油脂排斥功效,让人对荤腥油腻的食物渐渐产生反感。
大麦
大麦茶主要用于消温解毒,健脾减肥,清热解暑,去腥膻,去油腻,助消化,润肤乌发。大麦茶中的膳食纤维素可调整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延缓营养物质的吸收。膳食纤维素还可产生饱腹感,避免摄入过多的热能、脂肪、碳水化合物,有防治肥胖的作用。
薏苡仁
薏仁是一种中药药材,可以让皮肤更光滑细致;此外,也可以促进体内水分的循环与新陈代谢的功能。这样,脂肪容易被燃烧,有助于增进减肥的效果。薏苡仁有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也被当作节食用品。
中医美容减肥六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许多人不注意饮食健康,肥胖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肥胖不仅影响着我们外在美,还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减肥迫在眉睫,下面我们来看看时下最常见的六种中医减肥法吧。
宽胸化痰法
中医文献有"肥人多痰"的论点,这种痰显然是指肥胖之痰浊,也就是脂肪过多。临床所见肥胖之人,动则气短、胸闷,甚则头晕、呕吐、恶心,舌苔滑腻。有的人痰火重,性情急躁,易于发脾气、恼怒,以致血压高,头胀脑鸣而痛,睡眠不安,舌苔黄腻,大便干结。多发心、脑血管病变。遇上这些病证,选用宽胸化痰法最为合适。
常用药物如:瓜蒌,古称栝楼,为宽胸化痰主要药,市售之瓜蒌包即用此一味制成,可降血脂,尤善治冠心病。瓜蒌仁还有润肠作用,对痰火内结,大便不畅者尤适用之。薤白即小蒜,临床常与瓜蒌配合同用,即汉代名医张仲景用治胸痹心痛的栝楼薤白汤,千百年来沿用不替。枳实、枳壳俱能宽胸化痰,配陈皮、半夏即为温胆汤法,常用治肥胖痰湿重,惊悸、失眠等症。半夏能化痰和胃止呕,与陈皮配合,为二陈汤的主药。传统作为化痰湿的主要方剂。临床通治各种痰证,不论呕吐痰涎,或是咳嗽痰多、眩晕、惊悸等症每多用之。查阅方书,实由温胆汤蜕化而来。陈皮即橘皮,气味芳香,既可和中理气,又能化痰降脂。市售之陈皮梅、橙皮条等,确甚可口,亦为食疗降脂之佳品。
活血行瘀法
肥胖之人,血液中脂肪过多,容易引起动脉硬化,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变多由此产生。活血行瘀的药物对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脂,以及防止斑块形成和促进其消退均有作用。肥胖而见有瘀血阻滞,妇女经闭不行,或见舌质有青紫瘀点者,采用活血行瘀法,不但降脂减肥,同时又能治病,真是两全其美。常用的活血行瘀降脂药物:如当归、川芎即古方佛手散,善于活血调经止痛,为首选之品。赤芍药、鸡血藤能活血舒筋,对瘀阻经络者多适用之。三七、蒲黄善于活血止痛,对瘀阻刺痛者每多选用。市售之丹参包、复方丹参包、冠心1号方、冠心2号方等都有活血行瘀降脂的功效。
泻下通便法
肥胖之人,体质大多强壮结实,如有大便秘结者,须用泻下通便法以排泄脂垢邪浊。常用药物为:大黄是一味泻下通便的主要药,降脂减肥之功甚速。虎杖一药既可泻下,又能行瘀,仅次于大黄。何首乌能养血润肠,肥胖之人而兼血虚肠燥大便秘结者,可常服之。市售之首乌包即此一药制成,不但能降血脂,还能乌须黑发,亦有抗老防衰之功。肥胖人服用之后,会引起剧烈猛泻,体重随即减轻。其它各种减肥茶一类的配制大多数是有泻下药的。
疏肝利胆法
胆汁能消化脂肪。患肝炎、胆囊炎、肝胆结石的人,胆汁分泌不足,往往不喜欢吃油腻肉食,如果不小心,误食会引起发病。疏肝利胆法对肝胆病是不可少的,尤其是脂肪肝患者,常用此法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疏肝利胆的常用药物如:茵陈,是中医治疗黄疸的专用药,有很好的利胆作用。柴胡疏肝散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陈皮可作为常用成方,随症加减。决明子能清肝明目,平时泡茶常饮之,有泻肝火降血脂功效。
和胃消脂法
形体肥胖,大多由于甘肥太过,油脂粘腻先壅于胃,往往脘腹饱胀,嗳腐吞酸,口味秽浊,舌苔腻。及早运用山楂、大麦芽、莱菔子等药以和胃助消化,甚为应手。本草书对这些药早已有消除脂垢的记载。传统有焦三仙、保和丸等方,尤以中医儿科作为常用药物。市售之山楂果、山楂糕、山楂包香甜可口,可随身携带,服用方便。鲜莱菔生吃、炒吃均甚清口,可算是降脂减肥最简便的食物疗法。
利尿渗湿法
中医学认为:湿盛生痰,水湿代谢失常易与血液相混,清浊不分,血脂升高。采用利尿渗湿法降脂减肥是一种最平稳的方法。有一病人患肥胖型高血压,嘱其天天吃冬瓜粥,一日三餐不要间断。本草文献云:冬瓜有利水作用,并有"瘦人忌"的记载。该患者吃冬瓜粥以后,每天小便增多,日5~6次。一个月以后,体重减轻5千克,血压也平稳,感到很高兴。冬瓜子与冬瓜皮俱可煎汤常服。正好废物利用。泽泻为利尿渗湿的常用药,近人研究也有降脂作用。茶树根、玉米须都有利尿之功,俱可作降脂药用。
中医针灸美容学
中医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具有鲜明的汉族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族医学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中国于2010年11月16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中医针灸的作用涉及到中医针灸调节内分泌、爱民中医针灸减肥等具体领域。
中医针灸美白
针灸美白是根据针灸面部经络穴位,调节面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改善机体的微循环,增加面部皮肤的营养,促进面部色斑的吸收,及痤疮创面的愈合和痘印的消退,达到美白悦色,驻颜减皱的效果。
针灸美白的针刺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油腻,又能促进皮脂分泌,防止皮肤干燥。针刺还能增强面部肌肉弹性,消除眼角的鱼尾纹和额头的皱纹,又可消除色素斑和粉刺。
针灸美白能通过针灸补益脏腑气血,调阴阳、通经活络等中医美容手段达到滋养肌肤、增白悦颜和抗老减皱的目的,针灸美白能使皮肤白皙光润悦泽,莹洁红润,富有弹性。
中医针灸减肥
针灸减肥就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大系统功能,针灸减肥加快基础代谢率,由此提高脂肪循环,生产了热量,使积存的脂肪消耗掉;进而调整、完善、改善人体自身平衡。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在调理肥胖中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针灸减肥的机理主要是调整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常用的针灸穴位在梁丘穴、公孙穴、内关穴等。针灸减肥对20~50岁的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较好。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体发育比较成熟,各种功能也比较健全,通过针灸治疗,比较容易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针刺后能够抑制胃肠的蠕动,并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从而减轻饥饿感,达到针灸减肥的目的。
中医针灸美容的功效
疏通经络
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
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时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是通过改善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针灸的治疗作用首先在于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穴内庭,针刺泻法,以清泻胃热。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属阴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用泻法,并灸,以温散寒邪。
现代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也已经充分证明,针灸对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为明显。一般说对于亢进的、兴奋的,痉挛状态的组织器官有抑制作用,而对于虚弱的、抑制的、弛缓的组织器官有兴奋作用。这种调节是良性的、双向性的。这就是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如果将组织器官的病理失调与阴阳理论联系起来,均可用阴阳解释,所以说针灸调节了病理性失调,也就是调节阴阳的失调。
扶正祛邪
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针灸的补虚泻实,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灸法,如艾灸多用于补虚,刺血多用于泻实;二是针刺手法,古今医家已总结出多种补泻手法;三是腧穴配伍,长期大量临床经验,不少腧穴其补泻作用各异,如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现代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而这种作用与中医的“扶正祛邪”相似。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
中医养生美容学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如《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养生重在养心,保养精、气、神。即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天人相应、形神兼具。
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静有常、和谐适度。
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养生美容特色
针灸: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拔罐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