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粘连性肠梗阻
这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则可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肠梗阻是肠腔的物理性或机能性阻塞、发病部位主要为小肠。小肠肠腔发生机械阻塞或小肠正常生理位置发生不可逆变化(肠套叠、嵌闭和扭转等等)。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炎症、创伤后所形成的广泛性肠粘连,粘连带引起的肠管急性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患者有腹部手术、炎症,创伤或结核病史,发作前有暴饮暴食或剧烈运动诱因;以往常有腹痛或曾有因肠粘连就诊病史。少数为腹内先天性索带者多见于儿童。该病的症状主要有阵发性腹绞痛与反复呕吐、吐物为黄绿色液体,甚至为粪汁样,摸到肠型及听到高亢肠鸣音。
二、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1.腹痛:一般是为阵发性剧烈绞痛。开始疼痛较轻,随后呢病情会加重,绞痛达到高峰后,疼痛又逐渐减轻,直至消失。过片刻后上述症候又再次发作。绞窄性肠梗阻,腹痛往往为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
2.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发生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肛门则无排便排气。在早期由于肠蠕动增加,梗阻以下部位残留的气体和粪便仍可排出。所以早期少量的排气排便不能排除肠梗阻的诊断。绞窄性肠梗阻则可能排出血性液体或果酱样便。
3.呕吐:梗阻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或胃液。高位小肠梗阻,呕吐较频繁,呕吐大量胃液、十二指肠液和胆汁。低位小肠梗阻,可出现一到两天的呕吐静止期,之后再发呕吐,呕吐物为带粪臭的粪样物。如为绞窄性梗阻,呕吐物可呈血性或咖啡色。
三、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分哪些
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手术治疗法,另一种是非手术治疗法。手术治疗并不一定是有效的根治方法,只适用于部分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为手术做准备。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不仅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患者,也适用于前期用非手术治疗无明显疗效的患者。患者在肠梗阻恶化,发展至绞窄前就应行手术治疗,肠绞窄的标志为血性腹水。其实在判断是否肠绞窄时,医生要比较客观,不要因为出现症状才认为肠绞窄,而不出现症状就不可能发展至肠绞窄。肠粘连发生两周后,就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随时做好行手术的准备。行手术前,应慎重选择手术方式。行手术后,要叮嘱患者做好护理。
2.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的患者与手术治疗不同,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患者,其目的是减轻肠腔压力,改善症状。为减轻肠腔压力,患者日常除禁食外,还要适用足量的生长抑素。若肠壁水肿,要通过脱水等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还要加重糖皮激素。
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护理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发生粘连性肠梗 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时,病人面对的是首次手术或再次手术。尤其是再次手术者,对长时间的禁食和胃肠减压不能接受,心理上对手术缺乏信心,存在焦虑和恐惧,因此,在做护理操作前应向病人介绍治疗的相关知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与解释工作,增强病人信心,促使其配合治疗,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2)—般护理:解痉剂的应用和呕吐的处理;维持体能平衡和运用抗生素;禁食和有效的胃肠减压;术前常规备皮、皮试和完善各项检查。
2,术后护理: (1)体位:常规给氧,保暖,防止误吸,麻醉清醒后4-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2)饮食:术后禁食、胃肠减压;肠功能恢复后,停止胃肠减压,改为半量流质饮食,进食后无呕吐及其它不适,3天后可进半流质饮食,10天后进软食。肠切除吻合术后,进食时间应适当推迟。(3)术后治疗:禁食期间应给予补液,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行单纯粘连松解术者,术后1~2天可给予新斯的明肌内注射,协助肠蠕动恢复。若术后3-4天肠功能尚未恢复时,可行温盐水灌肠或甘油保留灌肠。(4)活动:开腹术后的早期活动十分重要,有利于机体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如病情平稳,术后24小时即可开始床上活动,12—24小时后下床活动。(5)腹带包扎:小儿腹腔容量相对较小,且腹壁薄弱,术后常规行腹带包扎,以防伤口裂开,应注意腹带的松紧度,以免影响小儿的呼吸。(6)病情观察: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有无胀痛及呕吐,白细胞计数有无增高及持续发热,腹壁切口有无红肿及流出粪臭味液体,若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处理,以防腹腔内感染或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3.健康教育: (1)出院后应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不宜暴饮暴食。(2)避免饭后剧烈运动。(3)保持大便通畅。(4)有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