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男孩,小学六年级学生,10岁时随同学去网吧玩互动游戏,开始每周放学后仅去1~2次,到时间自己知道回家,,以后逐渐迷恋于网上暴力游戏,去网吧次数增多,上网时间不断延长,常通宵达旦在网吧度过。自从玩网络游戏后,患者常逃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终日不忘网上活动情景,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患者变得孤独,对同学冷漠,厌倦社会活动及家庭聚会。近一年又痴迷于网上聊天,结识一些网友,称在网上得到同情和安慰,唤起了激情。从此,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在网交谈,欲罢不能。为上网不择手段,没钱就与网友结伙在校外抢劫低年级学生的钱财,有时偷家人的钱。曾受到公安部门教育,但不知悔改。为上网曾将家中一些电器偷偷卖掉获500元,全部挥霍在网吧。家长批评、劝说无济于事。一旦离开网吧,患者终日无精打采,无所作为,情绪时而易激动、时而焦虑、抑郁。当家长不让上网吧玩游戏时,会失去理智地打家长或砸东西。其父母告诉我们,他在没有上网之前在家听父母的话,学习成绩在班上前10名,现已科科不及格… 父母在极度失望下带其来我科就诊,我们发现,患儿除有睡眠障碍外,还存在较严重的焦虑症、注意缺陷障碍等。我们诊断其为“网络成瘾综合症”。给予相应的抗强迫药物治疗,一周后,就配合心理辅导及家庭治疗。如改变他的作息时间,改变他对电脑使用的态度,给予不断的鼓励、强化,逐渐建立其信心。同时改变父母打骂为主的教育方式,代之理解诱导。2-3周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在我科坚持治疗2个月。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又独自上网吧两次。家长意识到环境的不良影响,立即搬了家、换了学校。之后他又可以正常学习和生活,跟家人的关系又亲密和谐了,不再到处找网吧上,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未达到上网吧前的名次。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网络成瘾的临床表现
早期:感受到上网的乐趣,上网时间不断延长,出现记忆力、主意力下降,渴望上网、精神上依赖。 进展期:身体依赖,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上网后精神状态恢复至正常水平。 晚期: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体重减轻,憔悴,每天连续长时间上网;一旦停止上网,就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
网络成瘾的机制
1、医学模式-生物学理论:Giannini与 Minuer认为:成瘾行为与6种不同的神经递质有关:r-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羥色胺、?-内啡肽。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会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但之后则令人更加颓废、消沉等负性情绪。
2、ACE模型:
由于上网的Anonymity(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及Escape(逃避现实性)导致上网的人们易全身心投入。
3、行为解释理论:以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和Skinner的操作控制理论为基础。青少年的自我发育尚不能适应社会,常有无助、依赖、挫败感。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生理或心理上的困难或挫折,将情感满足和压力释放转向网络,逃避现实生活而换取“网络人生”的幸福。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造成的影响是很严重的,研究发现在游戏的刺激下变得兴奋,能量过度释放以致不能维持睡眠周期,患者在戒断电子游戏活动中出现失眠、头痛、注意不集中,消化功能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患者主要表现为寻求电子游戏活动的行为,这与寻求药品的行为类似,为了获得电子游戏的活动,甚至可以不择任何手段,用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欺骗父母索取钱以达到玩电子/网络游戏的目的,造成个人品行方面的问题,丧失人格和自尊。
网络成瘾的治疗:
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法,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做了以下总结。
1、 药物治疗:如患者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或出现社交淡漠、少语、反应迟钝等症状时,首选维思通。对于无明显情绪障碍的网络成瘾患者,首选兰释等抗强迫药物。
2、心理治疗:
个别心理辅导:1)首先要了解每位患者心理及生活、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对成瘾者的影响,寻找其不良性格和负向情绪的根源。2)与网络成瘾青少年一起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网络游戏、网络信息、网上人际交往,让患者认识到电脑是工具,不是玩具。同时对比患者的过去与现状,让他们认识到网络成瘾行为与其他青少年学习行为的不同之处,成瘾后对自身躯体及心理上带来的危害,转变患者对网络迷恋和依赖的认知成分,鼓励患者自由地充分地说、想、谈感觉、谈忧虑,达到压抑的释放。3)协助网络成瘾者恢复自身的生活规律,恢复其生物钟,转移其对网络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寻找有益的兴趣生长点,扩大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面。对于严重网络成瘾者辅以药物治疗,消除情绪障碍及睡眠障碍。
家庭支持治疗:1)首先让家长意识到网络具有极强的致瘾倾向和诱惑作用,减少对成瘾者的责备,与成瘾者就其成瘾的原因进行开放式的交流,尝试以平等的身份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避免简单的打骂,不让他们有被抛弃、孤独无助的感觉。并培养家庭多方面的共同兴趣和爱好。2)让家长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协助患者完成治疗性家庭作业,同时要改善造成患者心理行为问题的不良环境或教育方式。
3、给患者的建议:
1)在相反的时间上网,打破使用网络的定势。
2)借助外力的作用,如闹钟或其他人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和阻止。
3)制作提醒卡:IAD引起的问题,戒绝后带来的好处等。列出个人生活清单:成瘾前的日常活动
4、给家长的建议:
1)上网追求新的信息有其好处,但必须限制在两个小时之内。
2)网络游戏只是一种虚拟的世界,家长帮助孩子不断充实人的各种体验,在现实和虚拟之中取得平衡,如多参加社会活动,体育运动,与同学建立友谊等。
3) 如果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要尽快借助亲友、社会或医生的力量来帮助矫正,严重到一定程度需要药物治疗加行为干预。
4) 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督促孩子守时。一旦发现孩子有网络成瘾倾向,应与孩子一起找到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帮助他们摆脱成瘾。
5、 由已治愈的网络成瘾青少年以讲课、交友的方式来感染、教育正在治疗的IAD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