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侯壁村经济发展的
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上级要求,根据开展“六个一”活动的精神,为推动侯壁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侯壁村经济发展状况
侯璧村位于沁源县中XX,行政隶属于交口乡。侯壁村天蓝水绿,境内无资源,属于纯农区,主要经济来源是耕地收入。本村有135户,484口人,耕地759.3亩,劳动力257人,农民人均收入3600元,农业产值30万元。沁河水绕村而过,山青水秀,风光宜人,紧邻汾屯线,交通便利。侯壁村党支部有党员22人,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近年来带领村民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修建了小型体育广场,购置了先进的办公器具,配备了高标准的远程教育设备,目前,村集体资产50.2万元。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侯壁村由“一品”向“多品”发展,在大力度发展苗木栽培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侯壁牛肉”,同时开发“青果寒泉寺”,发展旅游业,实现转型发展。
二、制约条件
侯壁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由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重,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
(二)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难。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侯壁村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大葱种植、苗木栽培等,也取得一定成效。
三、对策建议
(一)明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以
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抓住山西综合整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二)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村发展基本制度建设。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以强化带动为助力,走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大力度开展好农业转型,将大葱种植发展为规模化种植。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发展,有效利用青果寒泉寺的开发,发展好旅游产业,并以此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