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上学期我与同班的A和B组成小组成功申请到国家创新型SRT。我们利用大二下学大三上学期以及小部分大三下学期在C老师的实验室和指导下学习实验技能。个人在大二上学期以及大三上学期利用大部分课余时间进行SRT。在前期主要学习了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如核酸的提取和纯化、细菌的接种、电泳、PCR、转化等。在后期进行了对ARP1、ARP2基因的克隆、定点突变和转化。
SRT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如果将来想从事科研相关工作此次创新性实验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但是对于从未进行过比较系统和复杂实验的我初次进行科研操作会比较困难。期间学习到很多,但也出现了问题。
首先通过SRT领悟到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忽略但必须注意的细节。如在实验中会经常专注于实验却忘记对实验步骤、程序和结果进行记录,这经常导致实验失败后无法考证哪里出现了错误并无法对此次操作做出好的评估。还有对文献的阅读。忽略文献的阅读单单只做实验是不好的习惯,通过相关论文的学习可以对实验的原理有更深刻的原理,而不同人做相同的实验却得到不同的结果可能就是因为对实验原理理解的深入程度不同。当然还有更多在操作过程应该注意的细节,如无菌环境下接种的灭菌和防止污染的操作、样品加入的顺序、PCR程序时间的控制等等。通过注意这些细节,可以避免在以后的实验中出现不应有的差错。
对于实验整个过程核心部分更需要耐心和深入的理解。比如在此次SRT中个人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了PCR操作,尤其是“overlap”,是指利用PCR的手段将一段基因中的一个特定碱基进行突变。在实验开始的阶段很不成功,从来没有PCR出想要的目的片段。过后经反思原因在于只是根据实验室以往经验和步骤按部就班的加样和操作,但事实上对于实验的原理并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经过大量的阅读文献之后,发现在操作步骤上存在严重的漏洞,具体指“overlap”两次PCR反应空转的顺序出现了问题。在改进之后才能够出现目的条带。
当然个人也不得不面对有关时间的问题。SRT并没有单独设立出一段专门的时间,主要精力在学业课程以及各种考试的同时也要挤出时间去实验室,所以只能利用课余或假期来进行实验。因此实验的进程断断续续,实验小组三人的参与程度不尽相同。但是通过这种时间压迫式的项目也更好的体会到了科研的辛苦以及实验时间安排的重要性。例如经常要等一次实验结果出来而等到深夜,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等待的过程。所以合理规划时间将需要过夜的实验安排在晚上进行,耗时不长的小实验安排在白天是很好的选择。
个人通过调查了解到,同期进行的其他SRT小组实验并不尽如人意,其主要体现在导师不负责,并没有对SRT给予太多的支持和建议;以及师兄师姐的不负责,因为毕业的压力不让本科生进行过多的亲手操作,甚至在关键实验结果上利用自己以前的实验结果充当SRT实验结果。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出现在我们的实验室中。C老师对我们的课题尽心尽责,对实验报告和操作都提出建议,提供给我们的论文来学习,也会让我们来参加实验室的讨论和活动。而我们的师兄师姐也对我们的实验倾注了很多心血。他们耐心的从一开始手把手教导如何进行的操作,帮我们排疑解难,然后循序渐进进行复杂的实验。在关键操作上师兄师姐也相信我们可以做好,实验结果完全由我们自己做出来。在实验外他们也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SRT即将到了结题的日子,非常感谢组长A为了SRT的辛勤和付出、B的积极和努力。更要感谢C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师兄师姐的帮助和鼓励。我在SRT中学到的知识是任何书本也无法代替的,希望这段经历是我以后学习和生活更进一步的阶梯,也祝愿钱、海蓉学姐和师兄师姐天天向上,祝C老师工作顺利,桃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