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寿带是什么样的

2024-07-03 来源:赴品旅游

寿带,属于一种鸟类动物。共有14个亚种,又名绶带鸟、练鹊﹑长尾鹟﹑一枝花等异名。寿带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寿带的形态、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有什么特点?

寿带也叫绶带、一枝花、长尾_、练鹊、紫带子、白带子等。在分类学上属于雀形目、鸫科、寿带属。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中部、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朝鲜、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形态:体长17~40厘米,体重14~30克。有白、栗两种不同羽色型。雄鸟的两枚尾羽特长,可达体躯的4~5倍,雌鸟尾羽不延长。栗色型额、头顶、羽冠、后颈、头侧和颏、喉、前胸概呈亮蓝黑色;眼圈辉钴蓝色;飞羽黑褐色,外缘栗红色;尾羽栗色,尾羽特别延长,羽干暗褐色;飞羽黑褐色,外缘栗红色;最内侧次级飞羽栗红色,羽干纹黑褐色;小翼羽和最外侧初级飞羽黑褐色;最内侧覆羽与背同色;其余覆羽黑褐色,外缘栗红色;后胸和两胁灰色,向后逐渐变淡;腹和尾下覆羽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钴蓝色;跗跖钴蓝色;脚铅黑色。白色型体羽背部呈白色,杂有黑色的羽干纹,尾羽白色,是老年鸟的羽色。

生态:栖息于山区、丘陵、平原地带的阔叶林中。成对或结小群活动。很少下地行走,多在枝头跳跃。鸣声响亮而急促。飞行时张开嘴,以极快速度在空中捕食松毛虫、蝇类、飞蛾、蝗虫等昆虫,也吃极少量的植物种子。繁殖期为5~7月。营巢于林下灌木、小乔木上。巢极精巧,成杯状,由细草、苔藓、树皮等筑成。每窝产卵2~4枚。孵化期20天。

饲养:饲养不易。宜养在较高大宽畅的笼内,否则易把尾羽折断。也可驯养上架。成年鸟可养在用窗纱蒙住的鸟笼中,并在笼底开一小洞,下接一只捕蝇笼或捕蝇服,使捕得的蝇能飞入鸟笼内,这活的蝇能引诱寿带鸟去捕食。用此方法饲养3~4天后,可在鸟笼内放一些死的蝇或其他虫类,并减少活蝇,逐渐使它接受死的虫类,可将虫插于竹扦上伸入笼内晃动逗引它,效果较好,不过费时较多,这阶段要注意观察它是否取食死虫,以便随时增加或减少活虫量。另一种办法是用皮虫羽化成的飞蛾诱食,引诱效果也很好,能取食死虫后,再将死虫置于加肉糜的绣眼粉上,寿带如能接受一部分粉料,就有养活的可能。寿带较怕冷,秋后要养于温暖的室内,冬夜让它在明亮的灯下1~2小时,延长它的活动时间,这对鸟的健康有益。雏鸟人工哺育则比较容易成功。雏鸟的饲料用1/2份黄豆粉,1/2份蚕蛹粉,1份熟鸡蛋研磨混和饲喂。

有一只鸟尾巴上有两根很长的羽毛是橘红色的那是一只什么鸟(图片)

寿带

寿带(英文名:Amur Paradise Flycatcher,学名:Terpsiphone incei),是雀形目王鹟科寿带属的鸟类。中文名寿带鸟,俗名别名有绶带、白带子、长尾巴练、长尾翁、练鹊、三光鸟、一枝花、赭练鹊、紫长尾、紫带子。寿带在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 野生鸟几乎完全以昆虫为食。它们喜欢在森林的下层捕食昆虫,是著名的农林益鸟。雄性寿带鸟有一条近乎自己身体3倍长的大尾巴,像一根长长的绶带。寿带有白色型和紫色型,这两种色型并非不同亚种。寿带是最难饲养的笼鸟之一,多在捕获后1-3日内死亡,请不要捕捉伤害寿带。 寿带曾经的滇南亚种indochinensis现已单种中南寿带。

寿带鸟身型优美,羽色漂亮,中等体型(22厘米,雄鸟计尾长再加20厘米),头闪辉黑色,冠羽显著。

雄鸟:体长约30厘米,成年雄鸟的头、颈和羽冠均具深蓝色辉光,身体其余部分为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尾羽长达体躯的数倍,形似绶带。雄鸟易辨,一对尾羽在尾后特形延长,可达25厘米。雄鸟具两种色型,均不同于紫寿带。

雌鸟:体长约18厘米。成年雌鸟羽冠较成年雄鸟短,尾羽也短,头、颈、羽冠黑色具蓝色辉光,其余羽色近似雄鸟,为赭色。雌鸟尾羽长度约为雄鸟的一半。

虹膜褐色;眼周裸露皮肤蓝色;嘴蓝色,嘴端黑色;脚蓝色。

寿带雄鸟和紫寿带雄鸟的区别:紫寿带雄鸟翼及尾黑色,背近紫色。

寿带雌鸟与紫寿带雌鸟的区别:紫寿带雌鸟头顶色彩较暗且无金属光泽。

相比寿带,紫寿带极为少见,且今年数量呈下降趋势。

寿带鸟常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在山区较平原地带更为常见。喜匿栖树丛中,在东部沿海喜栖于水杉、槐树林,有时也高踞树顶上,平时飞行缓慢,而且往往仅飞短距离即停止,但捕捉昆虫时十分迅速。惯于灌木枝头穿行或跳跃,很少在地面活动。

飞时张翼展尾,长尾摇曳,绚丽多姿,极为醒目。觅食在空中捕捉各类昆虫,而不在地面上。白色的雄鸟飞行时显而易见。通常从森林较低层的栖处捕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

寿带鸟发出笛声及甚响亮的chee-tew联络叫声,鸣唱时枕冠耸立振展,鸣声激昂洪亮。其食物绝大部分是昆虫,植物性食物仅占全部食量的不足1%,主食蛾类、蝗虫、蝇类、金龟、松毛虫、金花虫、粉蝶等。

繁殖期5-7月,繁殖初期,雄鸟站在树枝上,清晨就唱出占区求偶的歌。一周后开始营巢。巢多筑在小乔木主杈上,位置不高,不甚隐蔽,常遭天敌和人为破坏。巢口圆,底部尖,呈一倒圆锥体,外壁系由植物花序、苔藓、羽毛、棉花、蜘蛛网纺织而成,内壁是由细草根、草茎、草叶、树皮纤维和苔藓构成。

一般外径7.6-9.0厘米;内径6.4-6.8厘米;深3.2-3.5厘米;巢距地面2-3米。一窝产卵2-4枚。卵的短径为15.5毫米,长径21.6毫米,重量为2.1-2.5克。卵呈椭圆形,色驼灰,其上布有栗色斑点。也有异色卵,呈黄白色或灰黄白色,被有浅褐色点状斑。雌雄鸟均孵化育雏,孵化期12-14天,留巢期10天。

寿带鸟在人为干扰下极易弃巢,特别是在产卵初期,弃巢之后在原巢附近重新筑巢。寿带鸟领域性极强,其他鸟进入其巢区,它们立即追赶,直到驱走为止。

繁殖区: 远东:中国中部至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和

非繁殖区: 至东南亚

寿带鸟是最难饲养的笼鸟之一。由于它取食活的昆虫,以及捕食飞行中的蛾类和蝇类,这在笼养情况下很难满足,因此多在捕获后1-3日内死亡。由于其体态美丽,国内自20世纪50年代初已多方设法饲养,到目前为止,饲养供观赏时间均不足一年。

因此,请人类不要为了自己的私欲去伤害这些美丽生灵,爱它们,就离它们远点,而不是把它们关进笼子受死。

雀形目

王鹟科

寿带属

PASSERIFORMES

Monarchidae

Terpsiphone incei

Amur Paradise Flycatcher

Gould, 1852

OR : c China to ne China, se Russia and North Korea

to Southeast Asia

Amur Paradise Flycatcher is split from Indian [Asian] Paradise Flycatcher Fabre et al. 2012, Andersen et al. 2015, H&M4, Clements et al. 2015

寿带是什么

寿带

Terpsiphone;paradise flycatchers

鸟纲雀形目、科寿带属鸟类的通称。尾较翅长或等长,头有羽冠。全世界约12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中国仅有寿带鸟和紫寿带鸟2种。嘴大而扁平 ,上嘴具棱脊 ,嘴须粗长。寿带鸟上体栗色,白色,苍灰色。雄鸟除头部为蓝黑色外,体羽全部变成白色。栖息于山区或丘陵地带的树丛中。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兼食少量植物质。繁殖期5~7月。巢呈侧圆锥形,位于离地2~6米的树杈上 , 以草茎 、树叶、树皮等物构成,外敷以苔藓、地衣并络以蛛丝。每窝产卵3~4枚。卵乳白色,具少许红褐色斑点。紫寿带鸟头 、颈、胸黑色,具羽冠,余部暗褐并具金属光泽;下胸灰色 ,至腹部逐渐成白色;尾黑。

寿带鸟

长尾鸟类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鸟···

是寿带

描述:中等体型(22cm,雄鸟加尾长20cm),具冠羽。雄鸟有栗色型和白色型两种。雄鸟(栗色型):头、颈蓝黑色,具金属光泽,羽冠明显。尾羽特别延长。上体包括背、腰及尾上覆羽都呈带紫色的深栗红色。尾羽与上体色相近。胸和两肋苍灰色。尾下覆羽灰白色。

  鸟种:寿带[鸟]

学名:Terpsiphone paradisi

俗名:白带子、长尾巴练、练鹊、三光鸟、绶带、一枝花、赭练鹊、紫长长尾、紫带子

英文名:Asian Paradise-Flycatcher

分类:雀形目、王鹟科、寿带属

分布范围:土耳其、印度、中国、东南亚及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亚种incei繁殖于华北、华中、华南及东南的大部地区;saturatior为冬候鸟见于广东和云南南部及西部;indochinensis繁殖于云南南部。一般甚常见于低地林,地区性高可至海拔1200米。

栖息于山区或丘陵地带的林区,常隐匿在树丛中,成对或数对活动。飞翔时延长的尾羽特显眼。鸣叫时冠羽耸起。主要以昆虫为食,如天蛾、蝗虫、松毛虫等,有时到地面啄食。繁殖期5-7月。营巢于树杈间,浅杯状,由草茎、树枝、苔藓等物构成。卵白色具红褐色斑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