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都人回面向北啼的上一句

2022-12-07 来源:赴品旅游

都人回面向北啼的上一句:仍唱胡歌饮都市。诗词名称:《悲陈陶》。本名:杜甫。别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字号: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出生时间:先天元年(712年)。去世时间:大历五年(770年)冬。主要作品:《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主要成就: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都人回面向北啼”的详细介绍:

一、《悲陈陶》的全文 点此查看《悲陈陶》的详细内容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二、杜甫其他诗词

《八阵图》《望岳》《春望》《春夜喜雨》《绝句》

三、译文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子水。

十月里西北十郡那些良家子弟,鲜血流成了陈陶斜的泽国水乡。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原野空旷苍天清远停息了战声,四万义军在同一天理慷慨阵亡。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那些胡寇归来时箭上还在滴血,仍然高唱胡歌狂饮在长安市上。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京都百姓转头往北方痛哭流涕,日夜盼望官军早来到退敌安邦。

四、注解

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农历十月。指秦中各郡。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一作“广”。一作“晴”。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群胡:指安史叛军。安禄山是奚族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他们的部下也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人。

血:一作“雪”。

仍唱:一作“捻箭”。

都市:指长安街市。

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长安的人民。转过脸。一作“前后官军苦如此”。旧称政府的军队。

五、赏析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 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读者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悲陈陶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