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配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7-31
来源:赴品旅游
医学信息2011年6月第24卷第6期Medical Information.Jun.2011.Vo1.24.No.6 中仍有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口-21。其中患者中约15.O%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 生活不能自理,使患者及家属背负着极大的痛苦 ,依据国际卫生组 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分) 织的建议。为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进行早 期规范、系统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显得极为重要。选择我院2009 年1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O例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 注: 与自身治疗前比较,P<0.05,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较(分)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9O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在31—76岁, 平均63.2岁,其中脑出血22例,左侧偏瘫痪14例,右侧偏瘫17例, 双侧偏瘫5例,脑出血1O例,脑梗死19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3例, 患者均经头颅MRI或cT检查证实,无明显意识或精神障碍,均符合 注:}与自身治疗前比较,P<0.05,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脑卒中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在病情、 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或持续时间超过24h,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蛛网膜下隙出血和脑出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 血等,为临床上一种具有较高致残率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 统的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直至患者可进行 高。脑卒中患者由于运动神经元不可逆的损伤,单纯的药物治疗不 正确的康复训练。①指导患者进行基础的康复训练。腕关节背伸、体 能使功能有效恢复,有研究表明,病后3个月为及最初4周脑卒中恢 位变换及踝关节背伸的牵张练习;②指导患者进行坐位的平衡训 复率越高,神经功能员伤在早期具有可塑性,通过康复护理中把正常 练;③上下楼梯与步行训练;④包括进步、穿脱衣服、刷牙、如厕、洗 的运动功能模式输入来影响输出,形成正常功能模式,进而提高生活 澡等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⑤起座、坐轮椅、离床活动负重、重 自理程度,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目的。 心转移及站立训练;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向患者讲解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可减少非瘫肢的肌萎 疾病的相关知识,减少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进 缩,利于防止肌肉挛缩,使患者的肢体障碍恢复明显,同时心理护理 行康复训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生活可以自理的目的。 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病人及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鼓励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运动功能采用Fusl—Meyer运动量表进行评 患者进行适当的日常活动,保持良好心情,环境的建立要符合患者的 定。按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分。在治疗前24h 康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训练,从而提高了其生 进行首次评定,再次评定在治疗3个月后。 活质量,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 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其肢体运动功 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2结果 参考文献: Fugl—Meyer运动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见表1。 [1]林宗霞.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内容的探讨[JJ.中国I临床康复, 治疗前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2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 2004,8,(28):6138. [2]潘翠环,何镜清,蒲蜀湘,等.早期康复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 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运 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8(13):2404. 动量表评分比同期对照组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李玉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 Barthel指数两组治疗前后评分结果比较见表2。 2005,5(11):6 ̄8. 3讨论 [4]粱秀龄.1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9—311. 脑卒中具有血管源性脑功能局灶性障碍,发展迅速,引起死亡 编辑,贺丽 传统医学配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启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技术配合传统医学对中风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 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运动疗法,内服中药、针灸、推拿、神经肌电刺激治疗等综合手段治疗。1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不同治疗方法 对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康复技术配合传统医学综合 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中风;康复技术;传统医学;针灸;推拿;中药 中风也叫脑卒中,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 医学技术不断改善,诊疗水平逐渐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 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表现症状包括 是中风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有85%的存活者仍有不同程度的肢体 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畅而出现半身不遂,是 瘫痪,即中风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患者家庭带来沉 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此病具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重的负担。因此,降低致残率,加快康复速度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 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医学界将其于冠心病、癌症并列为 传统医学配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疾病,疗效肯定,因而日益受到临床 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近年来,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 医师的重视和青睐。我院近年来采用传统医学配合康复技术治疗中 收稿日期:2011—o4—19 风后遗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医学信息2011年6月第24卷第6期Medical Information.Jun.2011.Vo1.24.No.6 1资料与方法 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临床疗效 B较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典型中风后遗症住院患者108例,随机分成 观察组 56 对照组 52 3讨论 两组。观察组56例,男性5O例,女性6例;年龄52~81岁,平均63 岁;脑梗死45例,脑出血11例。对照组52例,男性47例,女性5例; 年龄49~78岁,平均6l岁;脑梗死44例,脑出血8例。两组患者临 组别样本数显效有效改善无效2 总有效率 治愈率 l2 l8 20 6 50(89.28%)30(53.57%) 11 19 20 32(61.54%)13(25.0o%) 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05),具可比性。均经CT、MRI确诊, 诊断标准符合《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1.2治疗方法观察组:①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中西药物治疗、针 康复技术中医学认为,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都属于中风,其恢 复期病机理为肝肾阴虚、痰瘀互结、隔滞经脉、脑失所养等。现代医 学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临床体征多突出瘀、虚、痰、浊四种或者兼 杂其他。本研究表明,结合运用康复训练运动疗法及内服中药、针灸、 灸治疗、推拿治疗、神经肌电刺激治疗等传统医学治疗。②康复训 练:早期功能训练时,患侧一般做被动训练,健侧则做主动训练,希 望能尽快提高肌张力,平衡肌张力,从而改善功能活动能力。中期训 练时,肌张力增高,可进行拮肌活动,促进出现更多分离动作。恢复 期需加强对运动技能的控制,提高动作的速度。进行康复训练可按 推拿、神经肌电刺激治疗等综合手段治疗,能使患者活血、祛瘀、通 络,增强肌力,改善平衡性,疗效显著,发挥了中医特色及运动功能。 是康复训练结合治疗的典范。除药物治疗外,精神状态、饮食习惯、 过度劳累及气候变化等也关系着治疗效果,因此,在平时及治疗期间 应确保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更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4结论 以下康复项目,逐项进行,每日2次,每次5-40min。a.肌力及关节活 动度训练:调节肌张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可进行不同程度的被动 训练、主动锻炼,不能活动的患者可应用意识锻炼。b.平衡、步行训 练:即训练坐和站平衡、有无支撑平衡、静态动态平衡等,平衡训练 随瘫痪恢复的阶段和程度进行不同的训练,当站立平衡后则可进行 步行训练,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切忌运动过度,避免造成新的伤 害。c.日常生活训练:包括衣、食、行、走等。患者要有目的进行训练, 才能尽可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 疗,不结合康复训练。两组均以1个月为l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不 同治疗方法对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 1.3疗效标准1.4统计学方法2结果 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门新兴的专业技术,近年来显示了其强劲的 发展势头及成长活力,反映了医疗和康复市场对其的迫切需要。本 研究在应用康复技术配合传统医学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中表现显 著,具有满意疗效,且结合康复训练较单一的传统医学治疗具有一定 优势。 参考文献: 【1】陈振虎,庄礼兴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状态60例lI缶床观察 fJ1.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5):478-481. 以《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 数据资料处理采用 检验。 【2 喜堂,刘喜庆,魏晓楠.中药结合针灸与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88例【J】 l中国中医急症,2010,19(41:665-666. 【3】陈新,陈越峰,茅敏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II缶床 研究『J1l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1):27—29.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I。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28%,对照组 为61.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率:观察组为 53.57%,对照组为25%,有极显著性差异(P<0.O1)。显然,观察组疗 编辑,杨倩 放松治疗技术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影响 陈刚伟 (广西北海复退军人医院,广西 北海536001) 摘要:目的探讨放松治疗技术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放松治疗 组)和对照组(未干预组)各30例。采用简明精神痛评定量表(BPW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治疗前和 治疗后9周末进行量化评定。结果9周末放松治疗组BPRS、SDSS及ADL评分明显低于未干预组(P<0.01)。结论放松治疗技术能显著改善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恢复其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退,促进疾病的恢复很有帮助。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放松治疗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以阴性症状(思维贫乏、情感淡漠、 意志减退)为主要特征,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差,懒散退缩,对周围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在观察治疗期间,两组均不改变原有的抗精神病药 环境漠不关心,情感平淡,行为缺乏主动性,社会功能受损。此类患 者在住院病人中占有很大比例,单纯靠药物治疗对这些患者没有十 分显著的作用。放松治疗技术作为行为治疗的一种,能转移患者对 病态体验的注意力,克服焦虑抑郁或恐怖等异常情绪,有助于大脑 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消除疲劳、镇定情绪、改善行为。 1资料与方法 物,并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放松治疗技术。①准备工 作:安静的环境。让患者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以感到舒适为宜, 让患者集中精力,注意合作。②向病人讲解其目的和意义,以消除患 者的思想顾虑。③背景音乐用比较舒缓的轻音乐(班得瑞的《寂静的 山林》),音量控制在6O分贝以下,指导者随音乐用肯定、低沉、用力 的语气说出指导语并给予示范,开始由治疗者先教患者做一遍,边示 范边带患者做,如发现某一患者做的不对及时给予纠正。④每天14: 3O开始练习,时间20—30rain,连续3个月。 1.2.2研究工具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此量表能够比 较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精神状况,适于多数精神病患者,所有项目采用 1~7分的7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1级:无症状;2级:可疑或很 轻;3级:轻度;4级:中度;5级:偏重;6级:重度;7级:极重。社会功 1.1一般资料来自我院住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入组 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ICD一10)诊断标 准;②病程至少持续三年;③年龄≤6O岁;④住院时间≥6个月且住 院后一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⑤无严重躯体疾病。按人院先后顺序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收稿日期:201l一04—13 霸’